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畲族村教育发展现状调研

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畲族村教育发展现状调研

福建省南安市畲族村教育发展现状调研—— 基于教育生态视角

文 | 吴茴茴

新形势下,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作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好的教育生态。美国教育史学家克雷明(Lawrence A. Cremin)(1970)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指出教育不是独立于社会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格局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同支持并反过来影响他们的社会有联系[1]。卢君臻(1998)在《教育生态环境简论》一文中提出,任何地区的社会环境都综合作用于教育,其中社会的政治因素、经济状况、文化习俗、价值观等都会对教育活动及其发展产生影响[2]。屈哨兵提出,营造好的教育生态,可以通过政策生态(好教育的顶层设计)、操作生态(好教育的实施策略)、价值生态(好教育的本质特征)和社会生态(好教育的评价依据)[3]。教育生态理论为开展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提供了更为客观全面的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对福建省南安市四个畲族村教育生态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地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政策密不可分,教育生态影响着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实施的外部环境。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形成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教育发展的共识,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南安市丰城小学

△ 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坑内村的丰城小学。吴茴茴 供图

闽南地区畲族村概况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闽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生态。闽南地区有大量散杂居的畲族村民,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作为东南沿海省份之一的福建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因而对居住在闽南山区的畲族村民研究较少。然而,笔者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该地区曾存在不少民生问题,如畲族村民生活水平在五六年前并不高,特别是当地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福建的畲族人口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50%。南安市的畲族是典型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历史上,由于该地区的畲族偏居山区,人口数量较少,居住分散,教育很不发达,主要表现为学校数量少、教师数量少、缺乏优秀教师、畲族群众接受教育的意愿低、畲族大学生数量少等。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畲族聚居地区的教育质量逐渐有所提高,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普及率明显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不断增多。

笔者调查的主要区域为福建省南安市码头镇,这里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码头镇有四个畲族村,约有300年历史,分别为坑内、丰美、丰联、铺前,人口总数约7000。该地区畲族人口较为密集、文化底蕴较为深厚、风俗习惯保留较为完整。2015年,该地区公路建设全面完成时,代管南安市的泉州市农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15861元,而当地村民虽然多居住于山区,但也已经从耕地务农为主转变为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或者外出打工,人均收入不再是2010年的几千元。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教育生态发生了较大转变,为当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外部支持。这四个畲族村的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畲族学生不断增多,个别村有了研究生学历的学生。

畲族村教育生态转变情况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畲族村,了解形成当地教育生态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方面的转变,揭示当地教育现状,探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路径。

社会生态。社会生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是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水平的提高为营造积极的教育生态提供物质基础,影响着一个地区居民的教育价值取向。曾几何时,解决温饱问题是绝大部分畲族村民的生活目标。2010年,当地的公路刚刚完成主要部分的修建,还没有安装路灯,公路两旁的民居比较破旧。2015年,笔者再次走访当地时,公路已经全部完工,也安装了路灯,附近的民居基本上都是新盖的三层小楼。

随着经济的发展,码头镇畲族群众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变。2010年左右,四个畲族村中,铺前村的本科生数量仅为个位数,上专科的学生也寥寥无几,其他三个畲族村情况稍好。基础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观一度在该地区盛行,人们重视教育成本与效益的精算、重视教育结果的使用价值[4]。当时,当地村民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认识误区,“读书无用论”在该地区较为盛行。接受访谈的家庭,在过去十年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初中毕业后选择打工,甚至有学生在初一就选择辍学。不少村民坦言,学生辍学后进工厂打工,能为家中减轻生活负担,因此他们较为支持学生的辍学决定。

目前,该地区群众的教育价值取向逐渐转变,家长功利性的教育观大为改观,回归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这一观点。初中辍学现象基本消失,家长普遍加大对子女教育投入力度,有部分家长愿意让孩子在完成高中或者初中学业后,到高等职业学校或者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有一技之长。2015年,四个村的本科生数量持续上升,并且出现了研究生学历的学生。2017年,坑内村共有本科生9名、研究生2名。畲族群众在初步实现小康之后,开始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经济基础的改善,使得畲族村民更加认可教育培养人的本质价值,为当地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和当地畲族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为营造积极的教育生态提供了社会意识认同基础。从2014年开始,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善以及旅游业的良好发展趋势,外出求学或工作的畲族村民将大城市的文化意识带到该地区,码头镇的畲族群众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一系列民族文化宣传活动,利用畲族的文化特色打造特色村落。码头镇的四个畲族村联合成立畲族研究会,主要负责挖掘本地畲族历史传统,发扬畲族优秀传统文化,辅助畲族村民发展经济,资助畲族学生就学。例如,从2015年开始,通过村民自筹经费和政府专项拨款相结合的方式,启动了民族特色土楼维护项目,尤其以铺前村集资数百万元将本村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畲族土楼打造成畲族文化展馆为典型代表。同时,在畲族特色节日“祭天公”的庆祝活动中,村委会积极引导畲族村民举办健康向上、有民族特色的体育竞技活动和表演,与其他地区的畲族居民加强文化交流,打造美丽民族村。村民整体文化素质提高,文化需求上升,使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一个小高潮,为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政策生态。良好的政策生态是形成良好教育生态的体制保障,主要包含宏观政策的制定以及地方的具体操作实施。国家政策持续向民族地区倾斜,增加资金投入,扶持民族特色文化发展,为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促进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强调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重点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少数民族特色小镇试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廊带建设等项目,并针对少数民族群体的特殊情况,提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等措施。国家针对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让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得到政策性保障。国家层面具有针对性的民族政策的推出,使得当地政府对畲族地区的发展困难更为关注,畲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解决渠道。

政策良好的操作生态是国家宏观政策有效实施的有力保证,是良好教育生态形成的推动力。当地政府落实国家政策,深入到各少数民族村、民族中小学,依据地方特色,发展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从政策到操作上保证了民族地区教育均衡有序发展。坑内村是码头镇畲族人口最多的村落,坑内小学在校生约为200人。这所学校在撤点并校中被保留下来,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的新模式。当地政府,特别是学校所在村的村委会以及其他畲族村的村委会,在资金和师资上对学校加大扶持力度,如校舍修缮和扩建、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添置、民族特色校本课程的开设、教师流动机制的运行等。硬件设施和软实力的加强,使这所畲族小学完成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凭借畲族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提升了学校在畲族地区的知名度。泉州市推出“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应用项目,通过远程同步课程,使畲族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此外,当地民族中学和民族班的少数民族中学生,除享受相应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外,畲族初中生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补助600元,高中生标准为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 政府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以及当地学校的努力,使畲族村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让畲族村的村民对本地的教学质量充满信心。

南安市丰城小学课堂

△ 福建省南安市丰城小学的课堂。吴茴茴 供图

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良好的教育生态则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通过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和智力支持,是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值得尝试的探索方向之一。本文主要通过访谈方式对该地区的教育生态进行研究,在详细的数据分析上有所欠缺,因而在这方面仍需要进行深入调查。由于南安市畲族地区教育生态与经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当地教育生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调查发现,目前这一地区外出人口回流缓慢,教育发展遇到瓶颈,因此还需要持续对该地区做长期跟踪调查,以挖掘当地教育生态转变的本质原因,为其他农村地区的教育生态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美)劳伦斯. A.克雷明著,宇文利译.公共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7.

[2]卢君臻.教育生态环境简论[J]. 临沂师专学报,1998,(4):60.

[3]屈哨兵.好教育应有好的教育生态[J].教育管理研究,2015,(10):46-49.

[4]贺能坤.基础教育的工具理性错位与价值理性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6,(7):33.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8年第1期)

奇客

奇客

80后一枚,有妻女,南安码头人,曾北漂南泊,供职于媒体,现居泉州丰泽,工作不离本行。

关闭
关闭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您将通过电子邮件收到一个链接创建一个新的密码。

关闭

关闭